【砥砺奋进的五年】“数字公民”: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
来源:bb体育app下载 发布时间:2025-06-28 14:40:40
国际在线消息(记者 金玉):新大陆科技集团位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,是1994年习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支持创立的,2014年11月,习曾到这里了解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关情况。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:全国政协委员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王晶提出“数字公民”概念,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。8月28日,“数字公民”试点正式落地。“数字公民”是什么?为何会引起大家的关注? 一直以来,在办理很多个人业务的时候,我们都得连跑几趟,提供身份证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来证明“我是我”。设想一下,如果有一天,无需提交任何证明就能轻松个人业务,那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在你设想的时候,可以先来听一段“数字公民”的小介绍:“通俗解说一下,数字公民给每个人一个带有唯一身份标识的ID,这个ID不可伪造和篡改,依托公安部的实名、实人认证技术,绑定你的身份信息、生物特征,并运用区块链技术将你的身份与一组不同证明者关联,形成自证加他证的完善认证体系。有了它,任何场景都能轻松证明你是你。” 这不是异想天开,当你有了一个“数字公民”ID,办理个人业务将变得轻而易举。这一天的到来也不会太遥远。8月28日,福州市鼓楼区委区政府与新大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,联合举办“数字公民”福州市鼓楼试点启动暨“数字公民”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,全国首个“数字公民”试点项目在福州市鼓楼区真正开始启动,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数字身份认证和个人数据归集两大平台建设,同时探索三个试点应用。 作为“数字公民”概念的提出者,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说,“数字公民”源于2014年习在走访福州鼓楼区军门社区时,对社区工作提出的“三个如何”: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?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?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、更幸福一些?“三个如何就是百姓需求,这是我们创新的缘起,也是创新的动力。你从哪里创新?就是从百姓身上去创新。我们这种创新,第一,对国家来说,就是解决国家治理现代化、公共服务的问题;第二个,对百姓来说,百姓要幸福生活,要做事情方便;对企业来说创造了机会。在做数字公民的时候,我们各类技术全都能动起来了。第一,我需要物联网技术,人机联,就是物联网;第二个就是大数据;第三,未来如何落地,就是靠人工智能来落地;第四,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我们的IT技术也发展了,比如,我做身份码,可能就用二维码,我们的二维码技术就用起来了,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我们可能有很多的IT服务,软件也起来了;未来要用手机,那么移动通讯也起来了。它会带动各个行业,能带动整个企业。这无论对谁来说,都是赢家。数字公民这个事情做了,利国、利民、利己、利企。” 早在2000年,习就在福建拉开了数字化建设的大幕,精确指出“数字福建”的建设要经过“数字化、网络化、可视化、智慧化”的“四化”阶段,同时要求政府政务要先从电子政务着手,提高行政效能,最后在社会治理、公共服务上着力。新大陆(福建)公共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朝杰是“数字公民”项目的具体执行者,在他看来,全国首个“数字公民”试点项目能落地福建,得益于“数字福建”17年来的建设成果:“数字公民一定要根植于数字福建。数字福建17年的建设成果,这些信息化系统在全国都是领先的,规划、运作、运营,遥遥领先。未来,数字化的经济的核心是数据,我们的系统都是鲜活的系统,在不断地产生数据,(所以)数字公民有一个基本的原则,就是要根植于数字福建,有了数字福建,今天我们才可以在福建提出数字公民。” “数字福建”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其电子政务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,各个部门都形成了大量的信息数据积累。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认为,在数据就是生产力的时代,如果将数据束之高阁,那将是极大的浪费。“福建省有2800个大数据系统,这些大数据系统到现在为止,还是孤岛,还是烟囱。整个社会都在形成信息孤岛。而信息之间是不联通的,在不联通的情况下,只能为百姓提供碎片化的服务。现在80%的数据都在政府手上,不要让它藏在闺中,要开放,但是,你开放给谁?怎么开放?怎么用?” 于是,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王晶递交了《加快“数字公民”建设,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议》的提案。从递交提案提出“数字公民”概念,到“数字公民”落地福州市鼓楼区,短短5个月时间,新大陆科技集团和鼓楼区一起向习提出的“三个如何”,交上的一份正式答卷。在“数字公民”福州市鼓楼试点启动仪式上,王晶感慨地说:“在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下,数字公民迅速从概念愿景走向现实。公民大数据的创新归集,是数字公民创新的基础。这一次,福建省委省政府、福州市委市政府、鼓楼区委区政府勇于创新,还数于民,主动打破数据烟囱和孤岛,让这一些数据为百姓、为社会服务。相信以此为起点,数字福建也将跨入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新阶段。” 从2001年的“数字福建”鼓楼示范区,到如今的“数字公民”试点落地,福州市鼓楼区一直是信息化、数字化的先行者。在“数字公民”福州市鼓楼试点启动仪式上,鼓楼区委书记薛侃指出:“今天我们开展数字公民试点,就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,让我们各级党委、政府,更好地感知社会公众的痛点、难点、热点和焦点,有效地提高公共服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,推动社会治理向精细化、智慧化转变。” 那么,“数字公民”能有多智慧呢?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把“数字公民”比作千手观音:“有人一直问我,你能不能通俗地讲一讲数字公民是什么?我讲一个我自己的感觉,我认为数字公民是千手观音。有了大数据之后数字公民就有了智慧的脑袋,智慧的脑袋运算之后,就能够有慧眼。其实数字公民什么都能看得清楚。然后,它通过它的手,落地。举个例子,办一个护照,老百姓为何需要跑好几趟?因为他要去证明我是我。但其实他们(政务平台)的后台都是通的,现在有了数字公民,所有(政务平台)的后台都跟数字公民对接,那么你根本就不用再去证明我是我。” 那么,对接了所有“我”的身份的“数字公民”,安全么?新大陆(福建)公共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朝杰将“数字公民”比作数据银行:“如果我把它(数字公民)称为一个数据银行,其实,我就是一个开银行的。在国家的安全体系的监管下,我开了数据银行。开银行呢,你就要有一套开银行的安全机制,比如,有柜台、营业厅、保管箱。你用了什么技术,用了什么机制,你都要对大家说的。你是数据的拥有者,我创造了一个银行,让你把数据汇聚到这里。你(的数据)在这个银行里可信、安全。你管理好你的帐户,管理好你的数据、管理好你的密码、管理好你的身份,而我,就是一个开银行的。” 让百姓少跑腿,让数据多跑路,这是诞生于大数据时代的“数字公民”最初的愿景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百姓办事只需安坐家中,动动手指头,从此一趟不用跑。“数字公民让每个公民的数字身份立起来,让公民数据跑起来,让数据资产管起来。个人数据因此能方便地应用于政务办事、健康管理、社会共治、信用评估、数据交易等,通过链接数字公民的身份认证服务平台与个人数据抓取平台,现有的网上办事系统将快速实现全流程网办,百姓办事从此一趟不用跑。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: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监督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