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抗乌卡时代:大宗贸易的数字化巨变
来源:bb体育app下载 发布时间:2025-08-08 22:34:33
年代,船运的货物,仍以散装的形式运输。形状各异的货物,不仅装卸需要大量人力导致成本比较高,而且也降低了船舱的空间利用率。于是,卡车司机出身的 随后数十年,集装箱的尺寸也有了全球统一标准。这不仅改变了货物装载的方式,也带来了一整套货物处理的新体系,包括港口、轮船、起重机等等。一个不显眼的铁盒子,却令货物的运输成本下降了90%以上。 互联网加速了信息的全球流转;而《集装箱改变世界》这本书里认为,成本下降和运输便利,加速了原材料、零部件、商品等等实物的全球流转,令供应链全球化成为可能。 大宗贸易有三个特点:量大、跨境、总价高。听起来离普通人很远,实际上却息息相关: 驾驶的汽车以及汽油,冬天取暖的燃气,餐桌上的玉米、牛肉、大豆、白糖等等食物,日常用的化妆品、甚至文具等等,每一件商品或其原材料,都需要大宗贸易来采购。简言之,普通人的衣食住行,工业的每个领域,几乎都会受到大宗贸易的影响。 所以,当集装箱被发明之后,大宗贸易,就成为了影响全球经济、各国经济运转的重要要素,被誉为经济发展的“血液系统”:一旦大宗遇阻或发展落后,就像血脉硬化一样,必然对机体造成重大损失。就像疫情期间,不少汽车生产商因为零部件短缺而不得不停产。 因此,大宗贸易虽然干着最古老的“一买一卖”的业务,却是最有必要进行现代化提升、匹配时代发展的。因为它影响着千行百业,有着放大器的效果。 现实却是,大宗贸易的现代化之路,才刚刚起步。更严峻的是,这几年全球环境动荡加剧,大宗贸易面临着巨大挑战,进化、转型,更是迫在眉睫。 如何让大宗贸易匹配时代发展、变化,而不脱节呢?显学就是数字化。但谈何容易。 前段时间,我实地调研了一家大宗贸易企业“中基宁波”。这是一家见证了行业完整发展历史的企业,背靠宁波港的地理优势,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,也经历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、2008年金融危机、2012年大宗商品暴跌的冲击。 历经风浪而不断迭代的中基宁波,已经是宁波进出口贸易的“一哥”,旗下有着百余家子公司,服务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个客户、对接上万个工厂,交易着百余种商品。然而,在2022年之后,公司也慢慢变得强烈地感受到: 于是,自2023年,开启了一场数字化之旅。如今,数据驱动的管理、流程、业务,慢慢的变成了行业里的标杆。而作为传统又关键的行业里,传统又关键的企业,其转型之路,也充满借鉴意义。 许多简单的事情,一旦加上时间错配,就会变得复杂。就像爱情,时间错配就有了“君恨我生迟、我恨君生早”的惆怅。 大宗贸易,虽然只是“买、卖”,但也因为有时间错配,所以显得格外复杂。下订单和能交付的时间不同,采购和销售的时间不同,付钱和收钱的时间不同等等。 这些时间差异,会放大价格波动。尤其考虑到大宗贸易巨大的成交量,小波动也能带来大影响。 而影响大宗价格的要素又非常多,比如,农产品方面,气温、雨水、自然灾害;原油方面,地理政治学、美元价格;贵金属方面,矿产产能、地震灾害、勘探信息等等;甚至索马里海盗的出没、海峡河道的淤泥情况、交通状况都会影响大宗贸易。 2021年3月,名为“长赐号”的货轮,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在苏伊士运河搁浅,足足堵了6天,导致过往船只全都延期。而据测算,每天全球贸易损失额就达到60-100亿美金。 可以说,大宗贸易企业,每天都在和海量信息“作斗争”,搜集信息、去除噪音、挖掘信号、前瞻预判。 而时间、空间的差异,也产生了运输、报关、仓储、授信等等业务流程,流程效率环环相扣。 所以,对于大宗贸易行业,只有减少信息差、降低时间错配,才能让经营和现实、和趋势相匹配。 但严峻的趋势是,现在进入了乌卡(VUCA)时代,易变、不确定、复杂、又模糊。 这些词都不用过多解释,看看特朗普每一天能发多少推文、又能多少次变卦就显而易见了;中东地区的战争冲突,也让海峡、运河,封或不封,一直是个问题;投资人情绪忽高忽低,刺激着大宗商品金融市场的价格也上蹿下跳。 现在一周的变化,都能顶过去一年,着实令人闹心。但如果信息滞后、响应缓慢,不仅闹心、还赔钱。 乌卡时代意味着:大宗贸易的敏捷性要求慢慢的升高,快速、有效地获取、处理信息、并让业务随之应对,更为关键。 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。大宗企业、大宗行业,也到了必须用先进的技术武装自己的时刻。 数字化不是上几堂课、买套软件、加点设备、徒有其表,而是能贯穿企业、真正成为驱动力。 而大多数企业、尤其传统企业,在数字化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个通病:过去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,形成了一个个碎片化的数据孤岛。而中基宁波面临的数据孤岛也非常突出: 业务流程包括采购、仓储、销售、物流、交易、财务、风控、法务等等,不同子公司之间、不同部门之间才使用的软件也各有不同;不同部门对数据记录的方式、载体、逻辑也不同;经常会发现,决策层想了解一个问题,但需要多个部门来同时汇报,而且还要解释为什么有不一样的数据。 同时,大宗贸易高度依赖海外气候、运河交通状况、交易所合约等等外部数据,但在决策时又需要和内部数据相结合才能准确判断,内外数据的融合也十分关键。 另外,在业务执行中,除了结构化的文本、财务数据,也有合同扫描件、报关单、港口卸货视频等等多种非结构化的数据,也必须能同时使用。 数据不打通,数字化就永远是空中楼阁、沙滩之塔。所以,要真正让数字化发挥效用,前提是要对数据来进行治理。中基宁波的选择是:打造一个“数据中台”。 正如前文所述,大宗贸易的数据复杂度,在所有行业中,也位于前列,数据中台的难度可想而知。所以,当2023年中基宁波启动数据中台合作伙伴的招标时,内部有张近百项的打分指标。 最终,腾讯云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案,凭借开放性、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、以及对异构数据源的兼容性,脱颖而出。 这其中包含两个核心产品,WeData是一站式“Data+AI”数据智能平台,包括数据集成、开发、建模、安全等一系列能力。数据仓库TCHouse-P,支持业务多场景的实时分析,已经在微信支付、金融、保险等核心交易系统上得到验证。 这套方案最大限度地考虑了中基的真实的情况:有数据但数据量又没那么庞大,有IT人员但最好工具能更便捷智能,有预算但也需要精打细算。相对于传统大数据Hadoop体系,该方案部署快捷、运维简单、成本也更低,非常符合传统企业期待的务实。 但毕竟大宗贸易的数字化,仍是前沿探索。实施过程也并不轻松,各种bug涌现,一度看不到收敛的情况。在我和中基宁波、腾讯云双方沟通之后,有个感受: 倘若不是中基宁波将转型上升为了“一把手工程”,决定用数据的有序性,对抗组织的无序性,凝结共识、态度坚决、给资源也给权限; 倘若不是腾讯云的大数据产品有着良好的通用性,团队也有着驻场和企业合作的工作惯例、啃硬骨头的态度; 倘若不是中基宁波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:先聚焦数据治理,整合分散数据源,解决传统ERP系统在实时计算、接口维护等方面的瓶颈。再将数据中台从工具上升为管理中台。再到决策; 但幸运的是,基于腾讯云提供的方案,在苦熬了一段时间后,问题开始收敛;各环节、各部门、内外部的数据,都逐渐得到整合,数据中台的效果也开始展现。 大宗贸易金额大、周期长、环节多、账期错配(预付、赊销等),所以有个环节,叫“授信”(给予一定额度的信用,不用即期支付)。 对于贸易企业而言,授信能加速业务流转,提升资金利用率,做大贸易规模;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,获得授信也可以弥补资金小的不足,享受商机平权。 但授信又很复杂,比如多头和总量的矛盾。同一个客户也许会有不同业务、会和不同子公司合作、以及每个业务有不同的进展周期等等。如果看单个合作,风险是可控的,但整体叠加后也许已经是风险巨大了。 再比如静态和动态的脱节。从财务报表或抵押担保等静态信息来看,客户信用良好;但实际上,已经有了巨大的实时风险(价格波动、货权纠纷),甚至因货物价格暴跌客户直接放弃货;或者客户有些业务发展非常迅速,但依据静态信息给的授信过低,导致供应链发展受限等。 采用传统ERP进行授信时,完成数据抽调、综合分析等流程,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久,而且还很不稳定,时好时坏、自然就没办法有效采用。尤其在乌卡时代,更是滞后。然而,假如没有数据整合,传统模式想加速也只能是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。 而数据中台,不仅整合了静态数据,更接入了动态数据,从而让客户画像更精准;同时,能发挥并行算力的优势,加速计算、实现实时授信。业务响应更及时、也减少了沟通成本。 如今,中基宁波基于数据中台打造的CTRM大宗商品交易和风险管理平台,不仅深度融入供应链管理核心环节,直连30多套业务系统(ERP/CTRM/物流系统等),整合了期现货价格、舆情、头寸、物流等关键信息,直接辅助决策;也因系统性能优异、更懂大宗贸易,还被同行看上了、采购了一套。 许多技术公司,很苦恼的问题是,希望产品能标准化销售,但往往面临项目化的状况。而这也是国情。千行百业,如果要真的深入业务场景,对业务有效果,那就一定有差异化。 所以,也许合适的方式是技术企业和传统公司进行共创,在半标准化的产品上,借鉴实业的know-how,再补充开发插件或调整功能,再将经验、行业同性沉淀,最终实现标准化。 打个比方来说,就是先有个毛坯房,再按照每个客户偏好改造出一个软硬装的样板间。下次提供的就是更完善、更标准化的房子了。 中基宁波,不仅呈现了传统企业转型的步骤、方法论。而且随着规模壮大,也慢慢变得呈现了“链主”的地位。 不少其合作的中小企业,风险管理的能力并不强,而中基宁波则会基于数据中台,向下游客户提供库存管理的建议,希望帮助客户做好风险管理,从而让客户能更聚焦生产、研发等环节。 中基宁波的业务效率、稳定性,也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,影响着下游众多行业、公司。风险管理的传递、效率与稳定的传递等等,链主的数字化,也是对下游的数字化赋能。 所以,当我深度调研了中基宁波和腾讯云合作的数字化过程后,呈现了这样一幅景象: 一家传统企业、一家互联网公司,不只是做一个产品、建一个系统,帮助一家公司转型,更是在探索一个无人区,打造了一个标杆来赋能行业、促进供应链整体转型,也为千行百业、中国经济助力。